按Enter进行搜索或Esc关闭
按Enter进行搜索或Esc关闭

动物遭遇健康问题时,怎样才能做个明白人?

科学洞察2022-06-20

在生物医学研究中,实验动物用于模拟机体、疾病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与发展,是至关重要的研究工具。动物出现行为或身体异常变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真实性、准确性与可重复性。作为与动物朝夕相处的使用者,需要非常了解自己饲养的动物,当有任何异常出现时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,将潜在影响尽量减小。文末还整理了近百种实验动物常见异常症状宝藏资源,供动物使用者们日常参考。

 

案例:

小鼠背部出现不明情况脱毛

 

动物作为使用者亲密的科研伙伴,却只能通过行为与身体表现来传达关键信息。那么,我们该如何及时捕捉、并正确解读这些信息呢?

 

练习解读信息

 

观察练习

请描述下图中的小鼠情况:

 

 

描述:笼盒中有6只小鼠,白色被毛,品系未知。状态无法从图中评估。使用刨花垫料饲养,垫料干净,其他饲养信息无法从图中获知。

是的,我们无法从一张图片中获得动物相关的完整信息,也无法从某个单一视角就能确定动物情况。

 

 

信息获取和解读的主要方法

区分正常与异常

判断异常,首先需要了解正常动物的行为与表现。可以在平时多多观察练习。

 

正常的动物

发育:发育正常无畸形,体格与品种、年龄匹配。

外观:体态健康,皮肤弹性好,无脱水症状。被毛光亮顺化。天然孔周围无分泌物。眼睛明亮。

活动:呼吸、饮食饮水和二便正常。可自主活动,对外界好奇警惕等。

 

当发现某只个体表现与正常个体不同时,该变化就可以称为异常或临床症状,二者没有本质区别,都有可能代表某种临床疾病。

 

养成定期检查和记录的工作习惯

观察动物时,需要确保动物的各个方面都关注到。

 

比如对于笼盒中的实验小鼠,从外部观察或打开笼子,我们只能看到动物的背部。要想更详细地了解动物的情况,我们不但要检查动物的身体各个部位和排泄物,还要对动物所处的饲养环境进行观察。

 

动物方面,从口鼻到尾巴,从背侧到腹侧。

 

环境方面,从动物房整体情况、动物所在笼架情况到饲养笼盒内部环境。

 

定期按照一定顺序来检查,面面俱到,才不会有疏漏。完整细致的记录也会更好描述出动物的生活史,为今后可能的溯源提供有价值的线索。

 

 

学习观察、描述异常情况

当动物出现异常时,可按照以下流程来进行全面的检查。

发现异常/患病动物后的临床观察流程

1  从外面检查笼子和室内情况

2  打开笼子

3  水、食物供应

4  笼壁、垫料

5  笼内动物的行为和状态

6  拿起动物,依次检查背部、腹部和身体末梢(尾部、头部、四肢和爪子)

 

在观察异常动物时,需要准确记录动物信息,以便提供给兽医或研究人员。可以参考临床检查的形式进行记录。

临床检查项目

1  动物种类、品系、年龄、体重、性别、来源(如果清楚)

2  观察细节

3  动物出现异常的部位

4  异常部位的大小、临床症状描述

5  异常情况持续时间

6  其他动物是否出现相似症状

7  图片、视频等,帮助形成更加清晰的画面

 

饲养设施管理者和兽医将会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,结合房间内其他动物情况等更多信息,来进行诊断,并分析可能原因。

 

结论

按照上面的方法,让我们整理一下实验记录,重现一下小鼠经历,看看问题到底出现在哪吧。

 

实验记录:

某学生的小鼠,C57BL/6,6wk,F
脱毛,眼观裸露皮肤正常
体侧、背部出现脱毛
脱毛直径为1cm
三天前首次发现,症状逐渐加重
该笼盒中5只有4只出现脱毛症状
无其他异常发现,笼内没有发现散落的毛发

 

结论

根据以上情况,判断脱毛为C57雌性小鼠常见行为特点“剃毛”,推测被毛完整个体为强势个体,对其他小鼠进行剃毛。目前动物无异常,待与使用人沟通后确定下一步操作。

 

实验动物的行为与表现往往与实验结果关系紧密。研究者应在日常饲养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,定期检查与记录动物及所在环境的情况,方能及时察觉动物细微的变化。

 

在动物出现异常时,按照一定流程检查并记录,为兽医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,尽快查找原因并处理,将影响尽可能降低。

 

动物临床异常情况五花八门,如何能快速地找到动物异常的原因?

如何能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处理,确保实验顺利进行?

如何在之后的饲养过程中尽量避免问题再次出现?

为方便研究者解决这些问题,维通利华公众号百宝箱上线了一个全新功能:

 

临床症状指南

 

我们按照系统将动物的近百种常见异常整理分类,附高清图片帮助理解更加直观。快来关注我们,将智慧宝藏纳入囊中吧!

 

 

关注“维通利华”公众号

打开底部“百宝箱”

点击“临床症状指南”

就能看到所有的内容啦!

 

更多精彩内容
文章搜索